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萄京云南空管分局党委在如何引领分局高质量发展中主动思考,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将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思想引领、制度保障和成果转化三位一体作为探索科创驱动发展的抓手,奋力奔跑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前行之路上,为推动分局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截至10月31日,2023年云南空管分局开展自研项目34项,完成了入境航班飞行动态信息共享系统、便携式智慧气象监测仪、内话系统触摸屏国产化替代等多个自研科创项目。
引领探索——
党建引领
凝聚科创思想合力
云南空管分局以党建为引领,凝聚起科创的思想合力。在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分局党委充分发挥调查研究在破解发展难题中的关键作用,围绕科技项目在发展中的内化动力强化调研,持续深入一线走访,并就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听取建议,为各级党组织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形成共同目标。
分局编制队伍建设问题清单,摸准制约人才发展的脉门,针对清单开出处方,强调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技术研发、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高素质拔尖人才,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综合实力。
分局党委以2022年三鹰人才的成长及项目建设过程中突破难点的励志故事为宣传点,用身边的匠心匠魂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产生见贤思齐的效果,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制度探索——
搭建融合型创新平台
增强创新策源能力
曾经有想法、无平台的时代在云南空管分局已经终结。在2022年第一届三鹰人才计划后,分局把握住“用”这个关键点,鼓励员工在小型技术改造、管理创新等方面开展创新,最终形成了以三鹰人才培训为系统的人才队伍培养建设方案、以鼓励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等多重激励及保障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
2023年,分局遴选入库三鹰人才计划的科创项目共15个。这些项目涵盖管理类创新思考——基于数字化建设推进分局行政管理新模式,运行类创新突破——GR2Analyst软件本地化改造等多方向、多专业的创新科技项目。今年,更出现了基于管制情景意识的气象专业定制服务项目——多源协同精细化预报与管制运行情景融合可视化。该项目从科创和实用两个角度更快地走入到了“两个融合”的领域,打破了专业壁垒,项目参与者由气象、管制、流量专业的人员构成。该项目也较为真实地体现了今年分局三鹰人才计划的特点:跨专业合作项目比重显著提高。这也是分局最初设立三鹰人才项目的初衷,实现跨专业深度交流与合作。
10月27日,2023年三鹰人才计划中期答辩顺利完成。中期答辩的开展一方面让分局了解到各项目的进展情况,对项目的持续开展起到敦促作用,同时也是闭环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反馈环节;另一方面,中期答辩也为各项目负责人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平台,解决了如何在保障网信安全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共享数据资源,疏通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跨部门反馈和联系的关键节点,为2023年三鹰人才下半程的顺利开展畅通了渠道。
转化探索——
强化成果应用
释放创新动力
2023年初,在首届三鹰人才成果展示会上,便携式智慧气象监测仪、内话触摸屏国产化替代等多个项目惊艳亮相。从科研成果到运用产品,如何实现创新的成果转化,真正实现将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
便携式智慧气象监测仪专利申请成功、内话触摸屏国产化替代在西南三地管制席位测试验证等一系列措施,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打通了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便携式智慧气象监测仪于2023年9月开始在新疆阿克苏空管站作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维护维修和故障排查的辅助工具进行使用测试验证,目前在实时监测和显示云高仪CL31、大气透射仪LT31、前向散射仪FD12P等设备输出的气象数据方面收到了较好的试用效果。
2022年6月,三块内话系统触摸屏国产化替代产品样机的定制化生产工作顺利完成,这标志着内话触摸屏国产化替代产品进入现场测试验证阶段。截至2023年8月,在西南空管局的统筹组织下完成了成都、昆明及重庆三个现场管制和技术部门的测试验证工作。同时,该产品已顺利获得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报告,相关指标均符合行业规范要求,运行稳定可靠。
2023年10月,考虑到老挝空管同型号内话系统备件缺乏的运行困难,分局借助赴老挝空管开展业务交流的机会,向老挝空管提供了一块触摸屏国产化替代产品,并在老方系统席位处理器上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满足使用需求,为进一步加强中老空管业务合作交流,探索未来触摸屏国产化替代产品在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推广和使用,以及为周边国家提供中国方案、分享中国智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www.649.net】》、【www.649.net】 记者何丹 通讯员张泽娇)